
小米车主疑不认可挖孔版解决方案,要求退20000定金,不行就起诉

终于非常深切的体会到“人红是非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因为经常在社交平台上活跃,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经常在评论区和网友互动,甚至很多网友都说家里的另一半都不会实时报告自己的行踪,全网也就只有雷军会实时的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动态,也成为了国民好企业家模范。
但是,随着泼天的流量,网民们也非常关注小米的所有动态,甚至小米汽车发生车祸,都有网民声讨。
近日,小米汽车又是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接受着网民的“洗礼”。
小米Su7ultra的“挖孔版”和限制马力输出又引发了质疑,因为限制马力输出,导致车主不乐意,当初买的时候就冲着这大马力买的,现在你给我限制了,我肯定不愿意啊。所以小米汽车就道歉了。
还有“挖孔板”碳纤维双风道又引发了质疑,因为选配这个挖孔板就要比普通版多出42000元钱,让车主们经过试验和拆解,觉得这挖孔板简直是鸡肋,又不乐意了。
虽然小米汽车也在深夜紧急发文道歉,甚至给出了补偿方案,但有的车主还是不乐意。
车主不认可小米的解决方案,车主预订的就是小米su7Ultra挖孔碳纤维前舱盖板,交了2万元的定金。
- 车主觉得小米公司对挖孔碳纤维前舱盖功能的不实宣传。要求立即解除预购合同,全额退还2万元定金。
- 拒绝接受任何替代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改。
- 配铝制前仓盖板积分补偿要求小米公司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应本声明,逾期将依法提起诉讼。
车主觉得小米涉及虚假宣传:
- 小米官方2月26日明确承诺“完全复刻原车型双风道设计,实现全部空气高效导流。”
- 雷军也在直播中宣称内部结构改造,双风道导向涡轮散热,但实际交付车型无相应功能。
- 小米最新回应“承认信息表达不够清晰。”
- 小米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真实全面告知义务及第55条欺诈赔偿依据民典法第148条,本人有权以欺诈为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
这车主还郑重声明
- 不认可改配或者积分补偿。挖孔版是本人购车的核心决策因素。选装费占比7.2%,任何功能降级方案均违背合同目的,所谓积分补偿实质为单方减轻法定责任,本人明确拒绝。
- 诉讼预警:如果小米公司未在2025年5月15日前书面确认退订方案。
- 本人将采取以下行动向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退一赔三,赔偿总金额1751700元。
- 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报虚假宣传,要求行政处分。
- 公开本案全部证据及司法程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看完了这份声明,感觉这车主好硬茬呀。而且是非常专业,无论是在车汽车方面,还是在法律方面,都显得非常的专业。
如果真的这样,那小米真的要元气大伤呀!
对此,也有网友说,我看了发布会,觉得开孔机盖就2点作用:1、帅气。这一点已经达到了。
2、提升性能,这点就需要去下赛道测试了,这点对普通用户来说,没有啥用。
也有网友说,现在还没拿到车,从法律角度讲,还不能认定小米违约或欺诈。拿到实体车后,再与小米的宣传内容比对,才能得出是否构成欺诈。举个例子,假如小米连续加班3天,真搞出来宣传的那种车,那就不能说小米欺诈了。
别人也没有逼你去订那个车前盖,你自己的话脑子一热觉得好看,就想下定,然后自己也下定了,买了这个车顶盖,然后现在找一个理由找歪,说现在不要了,并且还要退定金,哪有这种好事儿呢?当初没有人逼你下定,对不对?
这完全可以理解为故意扯淡,扰乱市场秩序。
车主看完发布会了吗?看完发布会应该就知道,挖孔机盖主要是为了帅,其次是提升一点性能。
有很多下赛道的博主,为了抢首发,都是首提不带挖孔机盖的版本下赛道。并且都在视频中或者弹幕中表示,后续挖孔机盖会更强,成绩会更好。所以现在就等着那些博主测试就好了。如果挖孔机盖的成绩比不挖孔的成绩更好,那么说明挖孔还是有提升效果的。以成绩为准
还有网友说,觉得小米没问题,是网络环境太糟糕了,无处不在的黑子和水军,民营企业太难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待这事,车主应该维权吗?是不是车企不应该道歉,太好说话了就无限制被牵制吗?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