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孙女入读中国农业大学

袁隆平的孙女上学,老师问:你爷爷是干啥的?孙女:看天气预报的。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传奇人生。他出身书香门第,本可以衣锦还乡,但他却甘心做一名普通农民,扎根在遥远的乡村,为了一个梦想而孜孜不倦地追求。他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之付出了什么?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岁月,最终成就了怎样的非凡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睿智的科学巨人,去探寻他传奇一生的奥秘。

一、家世渊源:书香门第,学富五车

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火硝烟遍及祖国大地。然而,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袁家这个书香门第依旧安居乐业,三代单传祖训,薪火相继。

袁隆平的曾祖父袁士增,早年曾攻读经学,中举后被辽阳府授以主簿之职。祖籍山西,宦游岐黄,其为文练达馨香扑鼻,时人皆以"袁家文雅世家"相称呼。他膝下育有二子,长子袁盛鉴则是一位中举人,少有出人头地的好运气。

当时的家学渊源,袁盛鉴倍加珍惜,对两个儿子严加教育管束。长子袁兴烈便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袁兴烈自幼聪颖过人,酷爱习字识文,大名县中便拔尖领衔。及冠年纪,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专攻数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短短数载已是学院知名人物。

1927年,袁兴烈捷足先睹,娶良缘比好田地更重要。他在学院附中认识了一位姓华的女教师,不但气质高雅,身材玲珑有致,最重要的是才思敏捷,文墨造诣超群。二人水乳交融、心心相印,美满连理后育有两子。长子取名为袁隆津,儿名嘉应龙门;次子便是家喻户晓的袁隆平。

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往往蕴涵着许多有趣的缘故。据说当年为袁隆平接生的产婆,乃是林巧稚医学博士,她不仅医术超绝,对产妇更是体贴入微、细微之至。正是这位温婉贤淑的大家精心护理,才有了袁隆平平安降世。当时的林巧稚已是业界知名人士,后来她更是成为中国妇产科领域的顶梁柱。岂料二人一线牵动,共度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

二、少年立志:梦想扎根农田,终身禾下乘凉

袁隆平自小就在这书香门第长大,受益无穷。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出身显赫的少年竟对农学情有独钟,立志要扎根乡村,服务于广阔无垠的农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举国欢腾。袁隆平也迎来了人生的新征程。这一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相辉学院(今西南大学)。报考志愿时,父母曾迫切询问他的意愿,期望能培养出一名栋梁人物,可袁隆平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回答——报考农学专业。

父母当时自是大惑不解,劝说他改选机械、化工等热门专业,前程远大无量。可袁隆平不为所动,有条不紊地解释道:"有一个英语单词“economy”,音译为中文就是'依靠农民'。要想国家强盛富足,就必须依赖农民。"说罢,他望向窗外,眺望那绵延的田野,语重心长道:"若无粮食,谈何发展?农学乃是百业之本,我志在于此。"

袁隆平自幼就怀着报国之志,深知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10年动乱期间,他亲眼目睹过无数同胞挨饿受苦,心中自是五味杂陈。因此,他渴望扎根农村,为国人"吃饱饭"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家人见他如此执着,也就打消了疑虑。次年,袁隆平如愿报考了农学专业,开启了追寻梦想的崭新阶段。

四年时光飞逝,1953年8月,袁隆平临近毕业。当时高校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为国家建设贡献绵薄之力。袁隆平遂作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他放弃了优渥条件,选择奔赴湖南偏远山区的安江农校执教。

就这样,梦想和理想让袁隆平挺起了脊梁,踏上了一条崎岖而崇高的道路。年轻的他只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扎根田间地头,终身"禾下乘凉",为民族的饭碗而孜孜以求。

三、艰苦奋斗:放弃优渥前程,扎根山乡二十载

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后,他本可择优就业于京师名校,过上优渥安逸的教书生涯。但他怀着一腔热血,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一切,一个人踏上了通往湖南偏僻乡村的征程,开启了他艰苦奋斗的崭新阶段。

初到安江农校时,袁隆平见识到了这片土地的贫瘠和落后。学校只有几间低矮的旧房和一块狭小的试验田,师生们甚至无处栖身,只能在阴暗潮湿的地窖中勉强度日。面对如此窘境,袁隆平并未气馁,反而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奔走呼吁。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学校终于获得一些经费,开始了校园的扩建。然而钱财有限,袁隆平只能亲自动土,和师生们一同操作,将旧房重建,扩大试验田面积。在这期间,他常常徒步几十里路去就近的水库取水,以解决校园缺水的困扰。

就这样,一年年过去,艰辛的日子变成了袁隆平生命中永难磨灭的记忆。尽管条件艰苦,但袁隆平的钻研热情始终未减。他不仅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更是带领大家一同下田实践。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设施,袁隆平更是在田间地头亲力亲为,挥汗如雨。

这一干就是长达20年,袁隆平扎根山乡,终日禾下乘凉。中间虽也遇到过挫折失意,曾几次想要放弃,但最终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路走来,唯一支撑他的就是内心的梦想和信念。

而袁隆平也并非是一个人在奋斗。早在1958年,他的妻子曾慧就已来到山乡,与丈夫并肩作战。二人相敬如宾,曾慧无微不至地侍候着丈夫的吃住,使得袁隆平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二人相依相偎,共渡了数十个年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夫妻相濡以沫的真谛。

四、科研突破:历尽艰辛终获杰作,杂交米遍地开花

在安江农校的20余年里,袁隆平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农业研究,终于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开天辟地的成就,被世人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最初,袁隆平的研究只是一叶孤舟,寸步维艰。为了解开杂交育种的奥秘,他找遍了各地的农户,苦苦追寻着野生杂交稻的踪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海南岛偏僻的一个村落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野生杂交稻,并带回了一些种子样本。

然而,从样本到优良稳定品种的路途还很漫长。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反复试验、屡屡受挫。他们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可终究难以攻克育种的难关。一度,袁隆平甚至怀疑自己的研究是否存在根本性的错误。

但是袁隆平并没有气馁,他和团队成员一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穷尽一切办法探索新的可能性。转机终于在1973年到来了,他们终于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稳定可利用的杂交稻种!

这个成果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彻底改变了水稻的育种方式,为提高粮食产量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单单培育出优良品种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将其大规模推广,造福广大农户。

面对重重困难,袁隆平带领团队挨家挨户做宣传,向农户介绍杂交稻的优势,还组织大规模的生产示范。由于初期农户对新事物心存疑虑,团队进展一度遇阻,但他们并没有气馁,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和推广。

终于,随着越来越多务实的农户看到了杂交稻高产优质的事实,他们开始主动前来了解情况。久而久之,杂交稻在国内遍地开花,并远销海外,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也因此获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五、殊荣斐然:杰出贡献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袁隆平一生孜孜以求,终于凭借杂交水稻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见证了他为国为民的杰出贡献。

早在20世纪8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便已在国内推广开来,获得了农民的广泛欢迎。优良的产量和品质,不但提高了国内粮食供给,更是为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1988年,国务院特批为袁隆平等杂交稻研究人员追授国家highest科技奖,以表彰他们的杰出成就。

但更高的荣誉还在后头。进入新世纪,世界粮食形势一度趋紧,曾一度引发全球阵阵哗然。就在这个关键时刻,96岁高龄的袁隆平发布了一项重磅消息——他团队成功育种出了"超级杂交稻"!

这种崭新的稻种,不但产量远超过常规品种,而且具有极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全球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依然能获得高收成。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关注。

联合国粮农组织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超级杂交稻"的诞生意味着"世界永久解决粮食问题"。一时间,无数专家学者纷纷前来采访学习,袁隆平的名声也因此传遍全球。

功勋卓著当然值得嘉奖。2015年,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为袁隆平佩戴上了"共和国勋章"。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所设立的最高层级勋章,分量之重可见一斑。

在隆重的颁奖典礼上,领导人高度赞扬了袁隆平:"您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是全国农民的大恩人。您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做出了不朽贡献。"一众嘉宾更是为之起立鼓掌,向这位93岁的老人致以最高敬意。

就这样,袁隆平用自己的毕生心血,终于铸就了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被载入了国家的史册。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对他的最高肯定,更是对他伟大事业的最好诠释。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号外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号外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jiong.com/2024/09/01/15886.html

(0)
号外财经的头像号外财经
上一篇 2024年9月1日 下午5:04
下一篇 2024年9月1日 下午5:05

相关推荐

  • 谁是小演员使相挑战

    在娱乐圈中,宋小宝以其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然而,最近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跨界挑战举重,这一勇敢的尝试让人们看到了他身上所蕴含的力量与决心。 一直以来,宋小宝在喜剧舞台上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笑,他那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总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心。但这次,他决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迈向一个完全陌生且充满挑战的领域…

    2024年8月30日
    3000
  • 阿里25岁马云内部发声:很多业务面临挑战,面临被超越

    凤凰网科技讯 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5周年当天,马云在内网发声。他表示,看到互联网AI技术再次风起云涌,各个行业领域竞争激烈,阿里很多业务面临挑战,面临被超越,这在意料之中,因为没有一家公司能在任何领域永远保持第一。 马云表示,只有竞争才能让自己更强大,让行业更健康,更何况阿里从来就不是被保护出来的公司,阿里相信市场的力量和创新的价值。

    2024年9月11日
    2600
  • 罗永浩:之前还好没参加新东方聚会,不然现在看到铁老师欺负年轻人就不好意思出手了

    新浪科技讯 8月8日午间消息,罗永浩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近期一些传闻和谣言的事实澄清》 的文章,并配文称,因为前面十多天我被泼脏水泼得很厉害,希望大家能帮忙转发澄清事实。 在文章中,罗永浩表示,在“小作文”事件之前,我已经有十来年完全没批评过铁老师了。这两次是因为看到他明目张胆地欺负年轻人,唤起了他年轻时遭受不公正的记忆,基于义愤才出手。 说他“耍流氓”,是…

    2024年8月8日
    4200
  • 第十七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成功举行

    证券时报e公司讯,11月9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在日本东京共同举办第十七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中日双方一致表示,愿进一步深化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合作,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愿聚焦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趋势,推动解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新问题,…

    2024年11月9日
    1300
  • 那英名言十三周年

    那英名言十三周年,热度依旧。2011 年,那英的一句“MD,最烦装逼的人!”横空出世,瞬间引发热议,十三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依然被人们频繁提起。 那英作为华语乐坛的实力唱将,一直以直爽的性格著称。这句名言的诞生,或许源于她在生活中的某一具体经历,又或者只是她率性而为的表达。但无论如何,它都精准地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装逼…

    2024年8月26日
    3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