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的媒体人:如何坚守新闻真实性与专业性?AI技术将如何重塑新闻生产与传播?

1854年5月24日,塞缪尔·莫尔斯用他发明的电报装置从华盛顿发出一道跨越时空的呼唤,“上帝赐予我们什么?”这声疑问穿越了物理的距离,直达巴尔的摩。

自那一刻起,新闻的疆界被彻底重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紧密连接在一张巨网之中。信息传播的船舶和驿马被遗弃在历史的尘埃里,取而代之的是无形的电波和几乎实时的传播速度。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科技的发展不断重塑着传媒业态,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在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的冲击下,新闻行业再次站在技术变革的风口上。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新闻行业有哪些影响?新技术变革下,传媒行业有哪些变与不变?传统媒体如何实现AIGC转型?针对人工智能对内容领域的影响,我们应该乐观还是悲观?

8月13日,在腾讯研究院主办的一场户外跨界对话栏目《仲夏六日谈》第三季第三期节目中,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FutureLabs未来实验室首席专家胡延平,每日经济新闻的董事长、总编辑闻达(刘学东),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总顾问杨健围绕“大模型时代的传媒行业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和探讨。

作为较早开始尝试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行业的应用媒体,闻达分享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每经)在大模型科技浪潮下的技术转型和视频转型方面的探索和思考,映射出在技术浪潮下媒体从业人员的探索、焦虑与进步,同时也为内容生产未来走向带来新的启发。

“虽然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但它们在深度报道、权威性和品牌信任度方面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期待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中,能够坚守新闻的核心价值,继续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开放和多元的媒体生态。”杨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变革:技术驱动的新闻生产与传播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影响和冲击,其中新闻媒体行业首当其冲。”谈及本期话题的策划背景,杨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这波大模型浪潮,从业人员有普遍的焦虑情绪,担心错过这一轮的技术迭代更新,但是新闻媒体行业又有着自身的特殊属性在,它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技术能否适配,怎样结合,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非常有讨论的价值。

而腾讯研究院也一直对“AIGC对新闻业的影响”这个话题有所关注,之前出品过《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的谢幕与重生》《拐点时刻?AIGC时代的新闻业》报告,并且持续追踪AIGC给新闻业带来的新变化、新趋势。

“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这些问题:AIGC带来的技术变革之下,传媒业有哪些变与不变?传统媒体如何实现AIGC转型?如何成为AIGC时代的‘超级个体’?未来新闻专业的教育重点是什么?等等。”杨健表示。

从身体语言和简单的信号传递,?到文字编码传播、电报的发明,?再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的诞生,?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也重塑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形态。

正如栏目嘉宾的对谈中,胡延平所提到,从过去到现在,媒体被重新定义了三次,从媒体、自媒体到“超级个体”的阶段,每个人既是生成者又是受众,内容本身也被重新定义了三次,从新闻资讯到UGC再到AIGC,而AIGC还不是终点。

“所以在这些技术发展到新方向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媒体和个体在未来的无限可能,如今每个媒体都完全是一种新的形态,信息传播的通路也是全新形态。”胡延平表示。

作为一家财经智媒,在时代变迁和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每经一直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在对话中,闻达分享了每经在技术转型和视频转型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据闻达介绍,每经的AI战略始于2019年,2020年更是定义为每经技术转型元年。这一年,为了覆盖整个市场并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每经与红棉小冰合作,推出了人工智能快讯系统,利用AI技术将4000家上市公司全部覆盖,并生成快讯。每经AI战略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认可,被评为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随着受众对视频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每经在2021年迎来视频转型元年,通过技术创新,将文字转化为视频、音频和海外传播,实现了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同时在这一年,每经推出了7×24小时、全球首个无人值守的每经AI电视,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资讯服务。

在转型过程中,每经也一度面临媒资资源不足,以及如何兼顾创新探索与日常采编工作平衡等各方面的挑战,是通过“蚂蚁搬家”的精神和AIGC技术,实现初步转身。2022年,每经推出雨燕智宣AI短视频自动生成平台;2023年,每经全面构建智能媒资库。

据闻达透露,经过技术转型,每日经济新闻发稿量增加了10倍,但人力成本几乎没有增加。如今,每经也开启了新一轮的变革转型,将用AI打造一批“超级个体”,在每经今年的20周年庆典上,至少推出20个记者IP。

从每经的转型路可以看出,大模型带给媒体行业的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对此,有着二十多年新闻媒体从业经历的杨健谈及自己的感悟:长期以来,新闻工作者需要进行繁琐的资料搜集工作,然而AIGC工具的出现使这一过程大为简化。据杨健提供的腾讯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外有高达80%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尝试过AIGC工具,其中60%的人表示未来会使用这些工具。

杨健特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道,媒体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有三个特点:首先是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实现了实时、跨平台的传播;其次是内容生产的效率提升。“过去我做新闻时,需要花大量时间综合资料。像报道北京申奥的新闻,就需要统计各国申奥历史,有多少个国家申过多少次,失败过多少次,以帮助受众理解事件的背景。现在,通过大模型,不仅能轻松获取数据,还能提供丰富的呈现形式,使内容生产更加高效和直观。现在,像腾讯新闻、每经等平台也通过算法推荐、AI辅助内容生产等方式,实现了内容的高效生产和多样化输出。”杨健表示。

第三是影响力的变化。在杨健看来,传统媒体阶段,一个媒体能够影响到的人可能也就几万、几十万,现在到了算法推荐,以及未来人工智能阶段,一个媒体的影响力可以跨越种族、国界、地缘,让大家都在一个同样关注点上。在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它一瞬间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体,但这种状态如何能够因势利导,转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不是说一种对秩序的冲击或者是破坏性,也是需要特别关注和思考的。

挑战:真实性与专业性的坚守

在技术变革的同时,新闻媒体也面临着如何坚守真实性和专业性的挑战。自媒体的兴起和流量为王的趋势导致了信息真实性的问题,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而编造事实,对新闻行业造成了冲击。在技术裹挟下,新闻理想主义会变得更浓还是更淡?身在转型浪潮中的新闻媒体,又将如何应战?

在闻达看来,人类本身具有一种获取信息的本能冲动。这种冲动源于好奇心。而如今,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对真实性的追求愈发强烈。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让每个人都能发声。一旦某个观点或想法得到众多受众的关注,就有可能迅速传播开来。实际上,一些导向可能存在严重偏颇甚至不实,但人们因为好奇而去追逐它,信息真实性往往被淹没在互联网的喧嚣之中。这是我们作为传统媒体人非常担忧的方面。”闻达提到。

因此他认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真实性原则”是传统媒体、主流媒体一定要坚持的原则。因为人们仍然渴望了解事实的真相、政策的真相和事件本身的真相。

“‘新闻决定影响力’不仅体现了我们作为媒体人的情怀,更是我们作为社会守望者的使命与担当。在实际工作中,每经也秉承‘专业、深度、故事、传播’的八字编采原则。对于财经媒体来说,要有专业性,否则做不出有深度的稿件,但是现在仅仅拥有专业性和深度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学会讲故事,学会自身传播。”闻达表示。

黄晨霞也提到,对于媒体行业而言,其核心价值观和根本宗旨并未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新闻资讯信息的对称性扮演着时代的守夜人或灯塔的角色,持续的信息的对称性,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实现平权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所以虽然技术一直在变革,新闻的道和理想主义的根结没有改变。

“在大模型时代,权威专业的新闻报道将更加重要,重塑内容专业性将成为新闻媒体机构的使命和出路。未来的新闻生产将会进一步分化,即时的事件性报道和资讯类报道将主要由AIGC完成、由人类审核,权威专业的新闻报道和深度报道将由人类记者完成、由AI辅助。通过内容强化与读者的链接,打造机构品牌与记者个人品牌,将成为媒体发展的关键。同时,通过吸纳AIGC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未来也会涌现全新的新闻类型和业态。”杨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未来:人本元素与AI融合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技术的变革,新闻的形态和传播方式将继续演变。不过,无论怎样变化,新闻作为信息传播和公共舆论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和社会功能始终不变。

因此,对谈中的四位嘉宾一致认为,未来无论AI技术如何发展,人类的精神、人本价值、人文关怀和主体精神都是不可替代的,这些要素显著超越了AI的能力。

胡延平提到,人类的精神生活场域,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即使成为“超级个体”,并不意味着超越了人类,或者僭越于他人之上,从根本上来讲是人赋予AI精神和灵魂,而不是AI对人的异化,所以AI是给予人能力的工具。

因此他认为,科技的发展应该将人本原则融入AI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将AI技术强加给人类。每个用户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感知能力,能够捕捉信息中的微妙差异,这种感知是现有技术难以完全度量的。

闻达则指出,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的媒体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即时性,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将大幅提升。然而,面对这些变化,媒体行业的从业者们正经历着从焦虑到恐慌的情绪转变。

不过他也提到,尽管技术的冲击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技术的发展为每个个体提供了平等的机会。“技术的本质是平权的,它为人们提供了达到高水平知识的可能,只要有激情和决心,不论年龄大小,都可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快速接轨,并结合自身经验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闻达表示。

闻达还特别强调了媒体人对于新技术的不断学习和适应的重要性。他提到:“任何时候跟上技术更新的脚步都不晚。”在变革的浪潮中,媒体人需保持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好奇心,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

对于未来,杨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预测,新闻形态将更加多元化和融合化。传统媒体与新兴科技的结合将进一步深化,新闻生产将更加依赖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工具。同时,沉浸式体验、互动性内容以及跨平台传播将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这个世界,始终有人要去揭示真相,受众对于真实信息的需求永无止境。所以媒体人担任一个社会守望者的角色是不能改变的,对于新闻行业的热情以及专业的素养也是不能改变的。有了这样的底蕴,就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包括技术的冲击、规则的变革以及传播方式的创新。”闻达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号外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号外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jiong.com/2024/08/16/11798.html

(0)
号外财经的头像号外财经
上一篇 2024年8月16日 下午4:52
下一篇 2024年8月16日 下午4:52

相关推荐

  • 张志坤|中俄关系不断掘进,终将打通最后一公里

    如此看来,简单地说,那就是中俄同盟也许只差最后一公里了。   中俄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究竟有多广多深多高,目前已经到怎样的程度,中俄关系最近取得的诸多进展可资为证。突出的事例有,据报道,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7月25日,双方在白令海相关空域组织联合空中战略巡航。9月8日,中俄两国组建联合指挥部,两军联手进行大规模的北部联合2024军事演习。   中国的战略…

    2024年9月12日
    2600
  • 住房“养老”钱从何来?从一个老小区的改造,看专项维修资金缺口的弥补

    “住房养老金”成为近期的热搜词。住建部8月26日发声,房屋养老金的公共账户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政府负责建立;个人账户就是过往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总结来看,住房养老金将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目前“住房养老金”制度的细则尚待进一步披露,22个试点城市的成果也有待揭晓。然而,房屋为何需要“养老”?…

    2024年8月30日
    3300
  • 刘诗诗奥运观赛同款徽章卖断货 网友:谁不想拥有一个刘诗诗同款呢

      7月30日,著名演员刘诗诗在巴黎奥运会击剑赛事中亮相,其佩戴的”我爱你中国”熊猫徽章迅速成为焦点,引发粉丝和观众的抢购热潮。商家客服表示,该款徽章在短短几小时内销售一空,目前正紧急调货,预计8月中下旬将有新货到店。   在这场国际体育盛事中,刘诗诗的出现无疑为赛事增添了一抹亮色。她身着融合传统旗袍元素的新中式上衣,以优雅大方的形象…

    2024年8月1日
    4100
  • 韩安冉二胎生女

    说起韩安冉,她可是圈中颇有人气的一位女歌手,自从因为一首《红昭愿》而成名之后,她的人气就一直很高,而且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可以说是事业和感情都很圆满了。 尤其是在和宋浩然结婚之后,两人的婚姻生活就一直很幸福甜蜜,也得到了无数粉丝的祝福,而如今,他们的爱情结晶又添了一位,自然是令人开心和激动的事情。 就在前几天,韩安冉突然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张全家福,并…

    2024年9月8日
    4200
  • 章子怡亮相小丑2红毯 章子怡作为评委亮相

      在第81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备受期待的电影《小丑2:双重妄想》迎来了其全球首映。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携手主演华金·菲尼克斯和Lady Gaga一同踏上红毯,成为现场焦点。   与此同时,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之一,章子怡也出现在红毯上。她身着一件设计优雅的礼服,搭配干净利落的盘发,展现出东方女性的大气与魅力。   《小丑2:双重妄想》的首映吸引了众多电影…

    2024年9月6日
    3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