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时隔六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正式亮相,为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最新指导。新版指南揭示了高血压患病率的持续上升态势,特别是中青年及农村地区的患病率增长更为显著。同时,指南指出中青年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凸显了防治工作的紧迫性。
新版指南强调了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密切关联。脑卒中作为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同时冠心病事件也呈上升趋势。
在第十七届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期间,孙宁玲教授分享了心血管疾病管理的挑战,特别提到了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急剧上升,与“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管理不善有关。新版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保持不变,但在治疗目标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进行了调整。
孙宁玲教授还指出,由于高血压症状的不明显性,患者常有自行减药或停药的现象,这对医院的血压监测和随访工作带来了挑战。她引用数据强调了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高患病率,以及两者共存时增加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技术的进步为血压管理提供了便利,家庭血压仪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使得血压测量更加频繁和便捷。然而,医院在慢病患者的全病程管理上仍面临场地、人力等资源的限制。分级诊疗的推进和政策的出台,正在推动医药零售行业的集中度和规范性提升。
王占山教授强调了慢性病防控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构建慢性病健康管理联合体系的必要性。孙宁玲教授进一步分析了院内分级诊疗和院外管理系统在慢性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
张毅主任医师则对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在创新慢病管理模式中的应用表示肯定,认为这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疾病负担。
新版指南的发布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和目标,同时也揭示了慢性病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通过构建院内外协同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体系,利用新技术手段,有望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减轻医疗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号外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号外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jiong.com/2024/08/13/10650.html